對話 | 劉德華邱禮濤揭秘《拆彈專家2》拍攝細節
1905電影網專稿 新片《拆彈專家2》公映在即,忙于宣傳的劉德華也在這段時間里喜提多個“熱搜”。一段他在多年前節目中的發言尤其引發網友的大量討論——談及外界給予自己的“人好”“敬業”等贊譽,劉德華當下的表情疑惑而又復雜,“準時和記臺詞,不是應該的嗎?”
曾經的“應該”,正在于浮躁的行業中逐漸成為一種“奢望”,而劉德華選擇堅守自己認知中職責所在的標準與原則,繼續做一個傳統的“老派藝人”。
《拆彈專家2》中,他飾演的潘乘風就對自己的職業有著近乎癡迷的熱愛。
看過電影的我們或多或少會將這種狀態同常常被稱作的“勞模”的劉德華本人聯系起來。但在他眼中,這一切卻實在不足為道:“每個人不都這樣?”他相信,但凡對自己有責任感的人都會愿意做到這樣的程度。
“不啊,你拍戲是真的很拼。”一旁與他合作多年的導演邱禮濤突然開口,“跟潘乘風是有一點像。”
![]() |
劉德華、邱禮濤和倪妮在今年金雞獎期間參加電影頻道的《藍羽會大咖》節目 |
時代在變,標準在變,但劉德華還是劉德華。就如他自己所說的那樣,“世界變了,我還停留在以前。”
拍《拆彈專家2》,第一次對導演說“我不行”
時隔3年再拍《拆彈專家2》,劉德華和邱禮濤已經記不清是誰先發起了這次邀約。前作的成功讓兩人都有意繼續延長這個故事的藝術生命,續作的誕生因此水到渠成。
拍攝第一部《拆彈專家》時,身為監制的劉德華還會負責在老板和導演之間調和關系,讓投資人能夠放心將影片制作的掌控權交到邱禮濤手上。這一次,各方顯然都有了更多底氣和信心讓劉德華、邱禮濤放手去實現自己的創作理念,以潘乘風這個人物為原點,重新構建起更龐大的“拆彈專家”宇宙。
![]() |
劉德華與邱禮濤在《拆彈專家》的現場 |
相較同一類型的影片,“潘乘風”顯然是個格外復雜的主角人物,在他身上,你能讀到創作者的想法與野心。劉德華還記得與導演討論劇本時,對方曾向他解釋過潘乘風碎片化又充滿反轉的人生:在邱禮濤看來,人心注定有很多面,有時這些不同的面相會因碰撞產生矛盾,而作為人則注定要面臨選擇。
演過太多英雄式人物的劉德華很喜歡這個有些不一樣的角色,于他而言,《拆彈專家2》的潘乘風更生動、更人性化,正如生活中的很多人、很多事無法用非黑即白來解釋。盡管電影無法做到真正面對面的交流,但劉德華和邱禮濤還是很期待用電影同觀眾就此完成一場隔空的討論,“這也是拍攝這部電影的一個目的。”
除了追求人物設定的層次感,《拆彈專家2》在大制作特效爆破與動作場面上也完成了更多升級。即便是一向拍戲十分拼命的劉德華,這一次也遭遇了體能極限的挑戰。
某一天的拍攝中,他需要連續完成跳繩、打拳、健身等項目。到了最后的舉輪胎部分,劉德華終于感覺有些體力不支,在片場對導演邱禮濤示意自己真的“不行”,被迫叫停了拍攝。這樣的話,劉德華笑言年輕時絕不會輕易說出口,清楚自己能力所及的事,哪怕周圍人看起來再危險,他也要能做則做。
“以前是真的年輕,面子放不下還要硬拼著,現在懂了”。如今,他能用半帶調侃的口吻將過去一筆帶過,但了解劉德華的人都知道,在演員這條道路上他曾經付出了多少。
拋開是非善惡的劇情設定,《拆彈專家2》中潘乘風表現出對工作的那份癡迷與執著,很容易讓人在觀影過程中與劉德華本人聯系到一起。盡管他自己覺得這并不足為道,但就連導演邱禮濤也認可兩個人的確是“有點像”。
外界評價劉德華時常常說他太拼、太敬業,他卻覺得現在已經過得“蠻輕松了”。當然,劉德華也有過稍稍給自己放水的時候,但等到電影上映后再看那段表演,他又總覺得哪里都不對,“我(才發現)自己好像真的會后悔,所以(我)不要做讓自己后悔的事。”
“人生是很快的,要把握每一次表現自己的機會”
“當人家說你長得很年輕的時候,就代表你真的老了”。參加今年的金雞獎時,劉德華曾爆出這樣的“金句”。而馬上要迎來的60歲生日的他,也不禁開始感慨時光飛逝。
采訪中,邱禮濤聊到劉德華與劉青云上一次合作還要追溯到《暗戰》。等了一會,劉德華對他說;“我剛剛想一想,《暗戰》是1999年(的電影),我拍《無間道》是2003年,已經17年了。”
如果將時間再往前推——1981年,劉德華考入訓練班正式成為一名演員,他還清楚記得,父親在他入行的同一年從消防員崗位上退休,“一晃四十年了,我爸爸現在九十多歲,你會覺得日子過得真的太快了。”
從默默無聞的學員到成為行業中具有絕對話語權的“影帝”,劉德華的四十年經歷過“沒有天分”的不被認可,也憑借一次次磨練證明自己可以勝任各種角色;訓練班日復一日的積累立住了這輩子做演員的規矩,更幫他在積淀中找到了屬于自己的更大舞臺。
回憶剛入行的日子,劉德華坦言自己沒想過太遠,更沒給自己定下過什么目標。那時的他只覺得表演就是最有意思的事,而自己則是即便只能站在周潤發身后,也依然“比他還帥”的那個(龍套)演員。
如今,劉德華已經拍過太多電影。在很多人看來,當一個演員既有獎項傍身,也有票房在手,還有什么能激發他對這個職業持續抱有如此高的熱情?
和寫劇本的編劇或寫小說的作家一樣,劉德華覺得演員的工作也是一種表達。現在,表演之于他的意義更多在于分享,分享自己60年的人生經歷,讓所有人通過表演和人物,把劉德華看得更通透。
“不只是做演員,人生就是很快的,所以要把握每一次表現自己的機會。”
我不禁聯想到不久前,他為電影《熱血合唱團》演唱的那首《誰能明白我》,“無論我去到那方,心里夢想不變樣”——也許這就是劉德華給出的答案。
[1905電影網]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